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,并引 其六

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,并引 其六朗读

留心强为善,万事当听天。天定还胜人,何须苦烦煎?

原宪竟得贫,颜子不假年。在彼不我知,在我当勉旃。

刘鹗

刘鹗(è)(1857年10月18日—1909年8月23日),清末小说家。谱名震远,原名孟鹏,字云抟、公约。后更名鹗,字铁云(刘铁云[1]),又字公约,号老残。署名“洪都百炼生”。汉族,江苏丹徒(今镇江市)人,寄籍山阳(今江苏淮安区)。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(龙川)之后,终生主张以“教养”为大纲,发展经济生产,富而后教,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。他一生从事实业,投资教育,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“教养天下”的目的。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、坚韧不拔,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。 ...

刘鹗朗读
()

猜你喜欢

吴有朱夫子,相知凡几年。心怜闭门叟,书附过江船。

行已为人表,文应许世传。临风有馀诲,时复慰皤然。

()

寂寂秋烟锁碧湾,往年此地有禅关。

不神移入龙宫去,一夜风雷吼万山。

()

寂寂扬雄宅,清凉几席虚。

萸香馈来酒,萤死读残书。

()

石浅沙平流水寒,水边斜插一渔竿。
江南客见生乡思,道似严陵七里滩。

()
林朝崧

小小茅亭短短篱,数畦秋色即生涯。君看布地黄金满,便是陶家富贵时。

()

谁道君门万里遥,君恩寸尺也难消。非缘截发天无二,安得旌门诏有条。

节义昭彰孙子职,纲常扶植圣明朝。贞嫠自古皆无为,九死何心向紫霄。

()